你的位置:首页 > 八甲郭氏 > 梦回明朝

建文帝朱允炆之谜

2022/5/12 11:29:55点击:

明朝皇帝朱允炆(137712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630日-14027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洪武十年(1377年)12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后世称为明惠宗,清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简称惠帝。

朱允炆的死,历史上没有确凿的证据,有以下四种说法:

1,“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在燕兵攻陷京师后,朱允炆)“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朱棣登位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亦曰:“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明实录·太宗实录》)。“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


2,“出家为僧“说,主要的证据:龙池寺遗址碑刻记载“夫山曰安昙寺曰龙池”、“自大明皇朝先师铁峯悟真流亡”、“剃本靖为僧‘燕师’”等;梅木塘碑刻记载“圣帝之寿诞,为同人之嘉节,首士齐集虔诚致祭,誓词惟皇上御极之年岁次月日等谨以,二帝神位前曰,惟二帝职司阴鉴”等。

3,“自焚而死“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朱允炆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朱允炆眼看大势已去,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朱允炆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朱允炆下落。宫内侍人都说朱允炆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4,“遁入道门“说,据有学者考证,朱允炆晚年化名詹碧云,隐踪在江西上饶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宫住持道士,在三清福地借修建道教宫观为掩护,巧妙修筑了“明治山詹碧云藏竹之所“的陵墓和其他相关石雕、楹联、三清山石刻260余处,留下了“风流建水翁承赞,樽酒论文千载同“、“方豪上“、“都俞脱生“、“壶市安井“等一系列可供考研的石刻隐逸文化密码。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朱允炆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朱允炆削发为僧外逃了。

建文帝朱允炆在首都南京破城之后下落不明,留下了千古疑案。关于他的下落,世人众说纷纭,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他的传说,关于他的最终归宿也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福建宁德的上金贝古墓无疑是众多传说中最有竞争力的一个,因为它被来自南京的专家学者认定为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墓。但是对于佛教史学者邢东风来说,这场建文帝墓的闹剧实在是因为不专业的操作才造成的。

建文帝是如何逃出皇宫的呢?

关于建文帝是如何逃出皇宫的,清代学者谷应泰编撰的《明史纪事本末》内有详细记载。

建文四年,建文帝听说金川门失守,知道大势已去,想要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劝谏说:“与其自杀便宜了燕王,还不如逃走,另寻时机,谋求东山再起呢!”

这时,太监王钺对建文帝说:“高皇帝(朱元璋)宾天前,曾留下一个匣子,藏在奉先殿,并告诫我说:‘只有大难临头的时候才能拿出来!’”

朱元璋给建文帝留了仨锦囊 让他剃度救了他一命

不一会儿,王钺从奉先殿左侧取出一个红色匣子,匣子四周用铁封死,两把锁也被铁浇灌。建文帝看到祖父给自己留下的遗物,不禁恸哭起来,等回过神,他连忙命人放火焚烧皇宫。马皇后赴火而死。

随后,程济砸破匣子,得到三张度牒,度牒上分别写着“应文”、“应能”、“应贤”。匣子内还放着袈裟、鞋帽、剃刀、十锭白金以及一封信,信上写道:“应文当从鬼门出,其余人从水关御沟出,傍晚时分,在神乐观的西房会合。”

建文帝仰天长叹道:“这难道不是天意嘛!”程济立刻为建文帝剃度。由于建文帝的名字中带有“文”,所以便自称“应文”。

吴王教授杨应能说:“我的名字中带有能,应当就是应能了!我愿剃度追随陛下!”

监察御史叶希贤说:“我的名字中带有‘贤’,应当就是应贤了!我也愿意剃度追随陛下!”

随后,建文帝、杨应能和叶希贤三人乔装打扮成僧人的模样准备逃出皇宫。当时,大殿内还有五六十人,都表示愿意追随建文帝逃亡。

建文帝认为,人多容易引起怀疑,所以仅仅带了九个人打算从鬼门逃走。当建文帝等人来到鬼门时,神乐观道士王升早已在鬼门等候建文帝。一见到建文帝,王升连忙叩头说:“臣之所以知道陛下会来,是因为高皇帝托梦给臣,令臣在此恭候陛下!”随后,众人乘船来到太平门,在王升的引领下,来到了神乐观。就这样,建文帝逃出了皇宫。

不过,《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载有多处疑点:

1、朱元璋留下匣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建文帝逃命。面对生死攸关之事,朱元璋为什么仅将匣子的秘密告诉一个太监而不告诉建文帝呢?

2、按常理说,建文帝拿到匣子后,应当先打开匣子,看看里面有什么锦囊妙计,然后再见机行事,但建文帝和诸位大臣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先放火烧宫,然后才打开匣子,不合常理。

3、马皇后赴火而死可谓死得离奇。建文帝既然可以带着九个随从逃脱,马皇后也同样可以逃脱,她为何要赴火而死呢?有人或许会认为,马皇后是替建文帝而死,她想用自己的尸体迷惑朱棣,让朱棣误认为建文帝已死。但男人和女人的尸体特别容易分辨,所以这种说法不成立。

4、建文帝是先放火,然后才逃走的。但事实上宫中一旦起火,朱棣就会立刻派兵救火,建文帝又将如何逃脱呢?

5、朱元璋给道士王升托梦一事纯属小说家之言,不足为信。

谷应泰作为一个严谨的历史学家,为何要将如此荒诞的故事写进史书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建文帝逃出皇宫的方式过于神秘,无人知晓,所以谷应泰便采纳了民间传说。

民国学者黄云眉先生认为,建文帝有可能是从阴沟中逃走的,所以在其著作《明史考证》中说:“宫中阴沟,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阔八尺,足行一人一马,备临祸潜出,可谓深思熟虑矣。”

建文帝逃向何方了?

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帝逃出皇宫的方式虽然荒诞离奇,但其所记载建文帝逃亡的路线却得到普遍认可。

建文帝到达神乐观不久,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便迅速前来会合。

此时,建文帝身边共有22人:

兵部侍郎廖平,襄阳人;刑部侍郎金焦,贵池人;编修赵天泰,三原人;

检讨程亨,泽州人;按察使王良,祥符人;参政蔡运,南康人;

刑部郎中梁田玉,定海人;监察御史叶希贤,松阳人;程济,绩溪人;

中书舍人梁良玉、梁中节,俱定海人;宋和,临川人;郭节,连州人;

刑部司务冯学,黄岩人;所镇抚牛景先,沅人;王资、杨应能、刘仲,杞县人;

翰林待诏郑洽,浦江人;钦天监正王之臣,襄阳人;太监周恕,和州人;徐王府宾辅史彬,吴江人。

建文帝看着身边这些不顾生死追随自己左右的股肱之臣,感动地说:“今后我们就以师兄弟相称吧,不必再拘君臣之礼了!”众人闻言,涕泪不止。

廖平说:“诸位对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鉴,也都愿意追随陛下逃亡,但随行人员太多容易暴露,没有家室拖累并且有能力保护陛下的不足五人,就让他们来护卫陛下,其余人等都先各自回家,日后可在陛下经过的途中接应陛下。”

建文帝说:“我想去滇南,依附西平侯。”西平侯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深受马皇后疼爱。沐英对马皇后特别孝顺,与马皇后的儿子——建文帝的父亲朱标的关系比亲兄弟还亲。朱标英年早逝对沐英的打击特别大,朱标去世两个月后,沐英因悲伤过度咯血而死。沐英死后,沐氏子孙世代承袭西平侯的爵位,镇守云南。由于沐氏一向亲附建文帝,所以建文帝才会想要投靠西平侯。

史彬对建文帝建议说:“我们人多容易引起注意,况且新皇帝还没有消除疑虑,万一被人揭发又该如何是好呢?陛下不如以四海为家,往来于名山大川之间。”建文帝对此深表赞同,所以打消了去云南的想法。

众人商定之后,决定让建文帝在廖平、王良、郭节、王资、史彬、梁良玉、郑洽七人的家中轮流居住。

郑洽的家族在浦江属于高门巨族,众人决定先前往浦江。当夜,建文帝足疾复发,无法行走,只能坐船。天微亮时,史彬便与牛景先到江边寻找船只。在江边,有一只小船,船上传来吴江人交谈的口音。史彬一听是家乡人,连忙去叩船,一打听,原来是家里人专门派来寻找自己的。

由于船只太小,又不想引起注意,所以建文帝仅仅带了程济、叶希贤、杨应能、牛景先、冯学、宋和、史彬七人前往史彬家。

八月,建文帝到达史彬家。

不久,朱棣下令各地追缴建文帝时期任命的官员的诰命。县丞到史彬家追缴诰命时,发现史彬在家,便对史彬说:“建文帝就藏在你家吧?”史彬连忙回答:“没有没有!”县丞瞥了史彬一眼,然后哂笑而去。县丞已经产生怀疑,史彬家不能再待了,于是建文帝带着两个和尚和一个道士离开了。

建文帝四人先乘船到京口,再过六合,于十月到达襄阳廖平家。由于踪迹败露的原因,建文帝决定前往云南。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正月十三日,建文帝到达云南永嘉寺。

永乐二年正月,建文帝离开云南,由重庆抵达襄阳,于六月再次来到史彬家。当时天色已晚,史彬看到建文帝突然来访,不禁热泪盈眶。

建文帝对史彬说:“我明天就得离开!”

史彬说:“臣打扫房间等待陛下多日,若有所疏忽,还请陛下见谅。臣想请陛下多住些时日,为何陛下却要匆匆离开呢?”

建文帝痛哭流涕道:“昨天,我路过西安道时遇到一位官员,他瞪着眼睛看我。此人我曾经见过,他一定会向朝廷上奏。我不想连累你,所以必须离开!”

君臣相拥而泣,久久无语。

史彬见建文帝穿得衣衫褴褛,连忙让家人给他缝制衣服。三日之后,君臣二人才依依不舍地分别了。

离开史彬家,建文帝直奔浙江,在杭州游玩23日,在天台、雁荡游玩39日。期间,他还拜访了冯学、牛景先。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奉天靖难,这场政变改变了大明命运。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朱棣派郑和下西洋。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有人认为,朱棣听说建文帝逃到了海外,所以才派郑和六下西洋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事实上,几年后朱棣就查询到建文帝在国内活动的痕迹,根本没有必要六次派郑和去海外寻找。

不过,最初让郑和下西洋也不排除有一小部分原因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但大部分原因还是为了宣示中国的富强。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朱棣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以寻访张三丰为由,四处搜寻建文帝的下落。建文帝听说后,便隐居起来。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郑和与胡濙往来于云南、贵州之间,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建文帝听说后,东行至善庆里,后又返回襄阳廖平家。得知廖平已举家迁往蜀地,于是返回云南。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三月,工部尚书严震奉命出使安南并秘密寻访建文帝。严震与建文帝在云南不期而遇,两人相对而泣。

沉默良久,建文帝问严震:“你打算如何处置我呢?”

严震回答说:“陛下请自便,臣自有办法!”当夜,严震放走了建文帝,然后自缢于驿亭中。

随后,建文帝又回到了浙江,并在白龙山搭建了一间茅草屋。这年夏天,建文帝身患痢疾,面容枯槁,因怀有戒心,不敢出山寻找食物。不久,史彬、程亨、郭节三人前来探望。建文帝见到三人,不禁悲从中来。由于饥饿难耐,建文帝问三人说:“你们带有吃的吗?”三人连忙把随身携带的食物拿了出来。建文帝一番狼吞虎咽,看得三人心痛不已。

三人在白龙山逗留数日,建文帝催促他们,让他们早日回家,以免引起怀疑。

临别时,建文帝嘱咐他们说:“今后不要再来了!一是因为道路不便,二是因为各个关口盘查较严。更何况我现在过得很好,你们就不用再为我担心了。”三人含泪而去。

后来,史彬再次来白龙山寻找建文帝时,发现建文帝居住的茅草屋已经不复存在。到山旁询问一位老妇人,老妇人告诉他,茅草屋早已被官府拆毁。

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胡濙的母亲病故,胡濙请求回家守孝,但不被批准。随后,朱棣又将胡濙连升三级,提拔为礼部侍郎,继续寻找建文帝。

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胡濙再次踏上寻找建文帝下落的旅程。这一次,胡濙不再在全国漫无目的地寻找了,而是将目标锁定在江浙、湖湘一带。

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深夜,胡濙匆匆赶回北京拜见朱棣。当时朱棣已经就寝,听说胡濙觐见,立刻起床召见胡濙。至于君臣二人谈论的内容,由于过于机密,无人得知。不过,《明史•胡濙传》却记载说:“漏下四鼓乃出。”如果朱棣晚上十点就寝,到四鼓(即四更,凌晨一点至三点),两人至少谈论了三个小时。

谈完之后,《明史•胡濙传》又记载说:“至是,疑始释。”意思是说,到此时,朱棣心中的疑虑才被彻底消除。

这句话透露出三层含义:

第一,建文帝并未被烧死,而是逃走了;

第二,胡濙找到了逃走的建文帝;

第三,建文帝已经对朱棣构不成威胁了,也很有可能是建文帝让胡濙给朱棣带话,说他并没有复位之心,让他放心做他的皇帝。

生存还是死亡?

  公元1402年夏天,当燕王朱棣的军队攻破南京城时,朱允炆才刚做皇帝不满四年,由他主导的改革仍然在进行中。朱允炆的手下并没有束手就擒,他们在南京城里与燕王的部队开始了混战。眼见大势已去,朱允炆所在的皇宫燃起了大火。当火势扑灭后,灰烬中的数具焦尸引起了人们的怀疑。有太监指证说这就是皇帝朱允炆、皇后以及皇子的尸体。但是由于尸体已无法辨认,做贼心虚的朱棣始终无法释怀,他担心“名不正言不顺”的问题——如果朱允炆还活在世上,迟早会造成大麻烦。于是,朱棣宁可相信朱允炆已经逃脱了的传言,派人大肆搜捕。

  对于这样一个锐意改革却被造反者推翻的皇帝,民间充满了同情。虽然可能并没有谁真的见过逃出来的朱允炆,但是人人都在传说落魄的皇帝去过了哪里。几乎整个南部中国都是朱允炆逃难的路线,现在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有一点,在民间的传说中几乎众口一词,那就是朱允炆遁入了空门,出家为僧,最后圆寂于某座寺庙内——不然为什么朱允炆不再聚众起兵,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江山?

  墓葬在福建宁德?

  总之,朱允炆神秘地死了。人们相信他是从皇宫逃出来了,但最终死在哪里并不为人知。因此,全国号称为建文帝墓的地方多达五十多处。这其中,福建宁德的上金贝古墓无疑是最具竞争力者。

  2009年,先后有福建、江苏的历史专家等人多次组团考察最终认为,上金贝古墓就是建文帝的墓葬。其理由是该墓葬的形制奇特,其造型与雕刻正是明朝皇家的风格。再加上墓主人落款为二十个字的“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这就更加确定了墓主的超然身份。

  “所谓佛日圆明,实际上是元初的蒙古人皇帝给临济宗的高僧海云印简上的封号。但是这个封号是不能继承的,就好比‘伟大思想家’、‘卓越的领导人’ 这样称号的人去世后,我们不能拿来给他们的孩子用。所以佛日圆明的第三代,并不能再叫佛日圆明了。”邢东风说,“而且,我正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有发言权。这个海云印简并没有哪个徒弟离开北京到南方去。”

  但是在网络上,这一二十字的墓主人名字却被“充分发挥”,极力往建文帝身上靠。在天涯的一篇帖子上,网友这样解读:“佛日是隐语,意为拂晓的太阳;圆明即明朝的天下;沧海珠指沧海之主,而珠又是朱姓为王之意。这都是在指向墓主人为朱姓的皇帝,除了建文帝,不会有别人了。”

  再说墓葬的形制。邢东风表示,虽然上金贝古墓的形制与当地其它墓葬不尽相同,但并非代表它就是皇家墓地。“上金贝古墓有一圈圆形的石质围挡,围挡中间是一块不大的平底,且立有一塔,这证明塔下是存放僧人遗骨的。而这种石质围挡的形制在当地并不多见,有人因此解读其为凸显墓主人的与众不同。但事实上,这种墓葬形制在佛教的墓葬中并不少见。”邢东风说,他曾经在江西、湖南等地见过一模一样的墓葬。而之所以建成这种样式,还是与南方多山有关。

  “佛教僧人死去后骨骸多安放在塔下,塔有大有小。但无论大小,都必须建在平地上,宁德多山,如果建塔,肯定要开出一片平地。但是开了平地就要挡住周围可能滚落的土石,因此需要建一圈围挡挡住。这样,就形成了围挡+塔的墓葬形制,再加上这个沧海珠禅师并非默默无闻的人,历史上在当地有些影响力,因此其墓葬雕刻精美一些也是理所应当的。”邢东风说。

  钦定的未必就准确

  被专家炒得沸沸扬扬的上金贝古墓,在邢东风看来只是一场学术不精与当地政商结合的闹剧,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当地的知名度,拉动旅游经济。“这些墓葬形制在佛教史学者来看,是很平常的,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东西。但因为前来考察的专家们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缺乏严格的考证,做出的结论就会有问题。”邢东风说。

  事实上,不光是专家会出错,就连皇帝钦定的文稿也会有讹误。邢东风举例说,清朝乾隆年间曾经出过一本钦定的《清凉山志》,里面明确提到清凉山的佛日圆明和尚和北京的海云印简是同一个人。“清凉山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五台山。据我所知,五台山的佛日圆明和尚是个明朝人,这与元初的北京的佛日圆明很显然不是一个人。而且北京的佛日圆明也没有弟子去五台山,因此,即便是皇帝钦定的册子也会出问题。”邢东风说。严谨治学当有此问。

  对此,邢东风表示,上金贝的古墓主人其实是当地的有名僧人,但并非多么伟大。可如果当地政府一心只想攀高枝,只能证明他们对自己的地方文化缺乏自信,并且对于佛教的历史文化重视不够。

  或者说,跟各地景区传说、故事众多的噱头一般,如果仅仅是口头讲讲,大家无可厚非,但如果涉及到专家及政府出面来讲述,则必须慎重,否则贻笑大方就太掉价了。

福建文物局称上金贝古墓并非明朝建文帝之墓

建文帝下落之谜

靖难之变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到底是否身死于皇宫的大火历来说法不一,成为明朝第一悬案。大部分人宁愿相信建文帝当时并没有死,而是逃跑了。但关于逃跑的下落,有人传说是流落海外,有人说是出家为僧。但不管怎样,六百多年来,各地都有关于建文帝逃跑驾临该处的传说,从民间到官方,真真假假不可明辨。因此,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幕后推动力,就有人说是了查访建文帝的下落。

  到了当代,为了发展旅游,拉动经济,南方许多城市和地区都自称与建文帝有牵连,各种传说层出不穷。近年来,甚至有人在九疑山下的《李氏族谱》中发现了其家族与建文帝流落的关联。

  虽然都自称有确凿证据或线索,但在学界看来,许多的所谓线索都是牵强附会,直接的物证的缺乏是最关键的漏洞。或许,建文帝下落之谜将永远无法解开。

传奇故事:朱允炆回到了皇宫养老

话说,建文帝已在外逃亡将近三十九年。他早已厌倦了逃亡的生活,想要南归,于是便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了御史。明英宗立刻派曾经服侍过建文帝的老太监吴亮去验明建文帝的身份。


建文帝看到吴亮来探监,便说:“你不是吴亮吗?”

吴亮矢口否认。

建文帝说:“当年用膳期间,我将一片鹅肉扔在地上,你手执酒壶,像狗一样地把肉叼了起来,有没有这回事?”吴亮听罢,心中一震。随后,他伏在地上,脱掉建文帝的鞋子,发现建文帝的左脚上果然有一颗黑痣。吴亮叩头于地,痛哭不能仰视。走出监狱后,吴亮上吊自杀了。

建文帝的身份被确定后,被明英宗接入皇宫居住。宫中人都称呼他为老佛,最终寿终正寝于皇宫。死后,他被安葬在西山。

如果如此这般,正史也会有记载,还会对其墓地存疑吗?